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志愿 > 文章正文
 
浙江志愿填报指南:了解高考成绩排序很重要
2007-4-9 14:05:00 来源:2exam.com整理 【字体:小 大】

  日前,省教育考试院发布消息,从今年开始,我省将实行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方式。连日来,不少家长纷纷致电“教育聊吧”,委托杭州日报咨询相关情况。为此,杭州日报约请省内外几所高校招办负责人,就平行志愿的填报方法进行详细解读,并给考生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志愿填报策略——

  志愿填报风险相对减少

  院校选择要有“梯度”

  读者何女士的问题比较典型。她说,新的志愿填报方法是“分数优先”,按照字面理解是分数高就上好一点学校,如果我女儿分数比别人高,志愿和别人填的一样,是否意味着她被录取的学校肯定比别人好?

  模拟个例分析:

  两个文科考生,甲高考成绩为640分,乙高考成绩为630分。甲A志愿填报复旦大学,B志愿填报南京大学,C志愿填报浙江大学。乙A志愿填报浙江大学,B志愿填报一所录取分数相对不高的大学,C志愿填报另一所分数相对更低的大学。

  对于考生甲,由于三所志愿学校填报人数比较多,计算机检索到他时,A、B、C三个志愿学校往年录取分数相近,计划已招满,因此甲就失去了首轮投档机会;而考生乙尽管没有达到浙大投档线,但选择B、C另外两所学校的余地非常大。因此最终结果很可能是,630分的考生乙被B志愿学校录取,而640分的甲只能参加“征求平行志愿院校”,有可能被录取的学校没有乙的B志愿学校好。

  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平行志愿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录取几率大大提高,尤其是高分考生,落榜可能性降低。从客观上看,平行院校志愿扩大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选择范围,考生被投档和录取的机会都比以前增多,但并不是说填报志愿就一点风险都没有。因为按照分数排序,且志愿有先后顺序,因此考生在填报时还是要给自己留有余地,注意志愿学校间的分数级差以及ABC(DE)院校的排序。

  浙江工商大学招办负责人建议考生,所填报的3所或5所平行院校志愿要有适当的“梯度”,在填报志愿时考生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成绩、全省排名、高校以往录取情况等。报考时,考生要自己设置适当的学校分数级差,否则很可能A院校未被投出,B、C院校也无法投出。

  教育考试院表示,志愿填报政策的改革也是为了提高录取率,尽可能让考生被自己心中理想的学校录取。投档操作细则,省教育考试院还在进一步研究制定中,近期将会发布,请广大考生和家长密切关注。

  -平行志愿影响预测——

  一般学校录取分数趋向扁平

  有人预测将没有“大小年”

  在以往录取规则下,除全省排名靠前和排名靠后的少部分人,大部分考生报考都存在一定“运气”成分。因为第一志愿只能填报一所大学,假如参考往年成绩,考生们都不敢填,结果造成一志愿未招满。而此时,一个刚上重点线的考生随意在志愿中填写该校,没准就能被录取。

  武汉大学招办赵老师理解,在平行志愿条件下,这个矛盾会得到很大缓解,毕竟分数为先的总排序大致决定了考生所选择的院校层次。但这样一来,也客观造成一个结果:除重点院校,一般高校所录取的考生,其分数趋向扁平化,“不会有高分考生进来,也不会有分数太低的考生被录取,被同一所院校录取的考生,分差都不会太大”。

  对于高校来说,平行志愿使得生源素质更均衡,也解决了以往投档过程中出现的一部分高校生源爆满而一部分高校严重断档的老大难问题,有利于顺利地完成录取工作。但不少学校就缺少高分考生。

  实际上,平行志愿更像是一把尺子,让考生更准确地衡量自己成绩所对应的学校。因此有一些高校招办主任预测,在分数为先的原则下,可能以往高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忽高忽低的“大小年”现象也会逐渐消失。

  考生心中的那杆“秤”很重要

  平行志愿促动学校做大做强

  武汉大学的赵老师分析,平行志愿还会带来另一个版本的高校排序,高校录取分数高低也逐渐会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一所学校在考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会逐渐显露出来,甚至学校之间的差距被分数量化出来。”

  赵老师表示,尽管这个排序可能不是很客观、很全面,但也会对考生和家长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对此,省内几所高校也不同程度表达了他们的压力。一位招办主任说,这样一来,考生和家长心中的那杆“秤”就明显重要起来,学校办学要面对新的压力和挑战。

  学校所面临的压力更多体现在社会声誉上。浙江工商大学招办吕老师说,和社会声誉直接相关的,不单单是考验高校办学水平、发展理念和整体实力,如何把学校做大做强,还要细化到专业设置和发展上。(记者:艾丹青)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